返回首页 | 网站导航 | 北京助孕
供卵助孕机构: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机制及治疗新进展
2025/8/6 21:26:57      点击:
    子宫内膜异位症(EMs)是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、盆腔腹膜等处种植生长所致,免疫功能异常是其核心发病机制之一,约50%患者合并不孕,与腹腔微环境改变、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密切相关。
    免疫异常表现:①自然杀伤(NK)细胞活性降低:腹腔液中NK细胞毒性下降(杀伤活性<30%),无法清除异位内膜细胞;②巨噬细胞极化失衡:M1型巨噬细胞(促炎)减少,M2型(抗炎)增多,促进异位灶血管生成;③细胞因子紊乱:IL-6、TNF-α等促炎因子升高(IL-6>20pg/ml),抑制精子活力,损害卵母细胞质量。
    治疗新进展:①靶向药物:抗血管生成药物(如贝伐珠单抗)抑制异位灶血供,缩小病灶体积(3个月缩小率50%);②免疫调节:低剂量IL-2(100万IU/次,每周2次皮下注射)促进Treg细胞增殖,改善免疫耐受;③干细胞治疗:间充质干细胞(MSCs)移植修复受损内膜,动物实验显示着床率提高40%;④手术优化:腹腔镜下异位灶切除术联合盆腔粘连松解术,术后加用GnRH-a 3.75mg/月×6个月,复发率降低至15%以下。
    助孕策略:轻中度EMs患者术后6个月内自然妊娠率最高(约40%),未孕者尽早行IVF,移植前使用G-CSF宫腔灌注(150μg/次)改善内膜容受性,妊娠率可达35%-45%。
首页 | 网站地图